一、去年3月开始这次经济复苏是透过量化宽松政策制造出来的,而非自然发生。
二、虽然动用咁多蚊年,但美国失业率继续高企。
三、至今量化宽松政策可动用的资金已花掉80%。
四、房地产市场仍然一塌糊涂,没有一次经济衰退而股市不大跌的。
如果你的入息按年上升、如果利率按年下跌,借钱买楼系冇问题嘅。
不过,如果你的入息已停滞不前,而利率则跌无可跌,你却仍然借钱买楼,便祝君好运矣。
美楼价二次探底
上周二联储局宣布QE2,但上周三起美股却大跌,理由是美国经济增长又再次放缓。
贝南奇都几可怜!上一次量化宽松计划在股市熊市低潮推出,这次却在 股市完成最大反弹之后。透过买入有毒资产去刺激经济增长,过去十六年日本央行已用过多次,成果一次较一次差。美国可以例外吗?
2001年1月起那次,减 息、美汇下挫、减税三管齐下,才引发2003年至2007年的繁荣期。这次量化宽松政策又如何?联储局已在自掘坟墓中。
自1987年格蛇上任后,每次股市下跌他都放宽银根及减息,呢一招令美股出现二十五年牛市(由1982年起计);贝南奇接手后呢招却行唔通,去年3 月使出量化宽松政策才有反应,但上周二再出招市场却无甚反应。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小气候,但大气候仍由趋势决定。今天美国大势已去,自5月失去房地产税务优 惠后,楼价第二次探底。
统计数字显示,六十五岁以上美国人有80%持有物业,三十五岁以下年轻人43%持有物业。其中37%业主已完成供楼,大部分六十五岁或以上,物业平 均价值23.2万美元(三十五岁以下物业平均价值8.7万美元,扣除欠款约值1.2万美元)。
退休时最多人做的事是卖掉大屋搬到小镇居住,上述行为对 2030年前美国物业价格影响十分大。美国房地产呆滞,加上失业率高企,令这次经济复苏面对前所未有之压力。
今年6月美国人储蓄率回升到6.4%,为十八 年内新高;
个人收入自去年9月起上升以来,7月首次下跌。
美国人增储蓄减消费,令两年期国债孳息率低于0.5厘,十年期国债孳息率只有2.82厘(4月份 是4.01厘)。今年上半年投资者共购入1365亿美元的债券基金,而同期只购入89亿美元股票基金。
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美国家庭共失去 19.7万亿美元,相当于全部财富65.9万亿美元的30%。上述因素引发了储蓄率上升(最低储蓄率是2005年4月,只有0.8%)。
2008年美国随着资产价值下跌,引发私人及企业减债潮,即使利率一降再降,仍无阻引发通缩恐惧。去年3月起透过政府增加借贷而令GDP再度增长, 但私人及企业减债不断,结果政府借贷由2008年中的9500亿美元升到今年第一季的13万亿美元。
目前面对的问题不是政府何时退市,而是华府能否进一步 增加借贷?
任何事都有极限,就算政府亦不可无止境地增加借贷。
未来美国经济到底是阿根廷式还是日式?
2006年起过去五年,大赢家是美债持有人,不是股票持有人,更加不是物业持有人。由于消费占美国GDP 79%,当美国人不再增加消费,后果如何?短期利率在2008年年底已见0.25厘,两年期债券息率亦低于0.5厘,十年期息率亦下跌不少。去年3月量化 宽松政策下制造经济复苏,到今年上半年GDP增长已放缓,估计明年更只有1.9%(原先估计2.4%);
若不延长殊仔的退税计划,明年美国GDP增长率更 接近零!
贝南奇正努力阻止日式衰退在美国出现,且看结果如何?
ECRI(The 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)的WLI(Weekly Leading Index)自今年4月30日起每周皆回落,代表未来美国经济情况令人忧心。
中国两次恶性通胀
中国由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至今,曾面对两次恶性通胀。首先发生于1988年。
随着发展需要,政府不断扩大货币供应,到1988年第四季市场上货币 流通量达2134亿元人民币,但物资仍按管制价格出售,因而出现供应短缺,大家只可排队购买,只有小部分物资在自由市场上高价出售。
有政府官员拿受管制的 物资到黑市出售赚钱,他们俗称‘倒爷’。为解决此问题,赵紫阳执行‘硬闯物价关’政策,令过去卖20元一瓶的酒一下子涨到200元,甚至火柴、厕纸都出现 供不应求(因为有物资在手者索性不卖),成为1989年**事件的导火线(1988年物价取消管制令价格狂升,到1989年上半年物价狂升几倍到十倍)。
物价狂升令人民币在外汇调剂中心不断跌价,令中国通胀率进一步恶化。直到上海朱在94年1月宣布取消外汇调制中心,并决定1美元兑8.7元人民币,以后许 升不许跌,再利用大幅加息去打击物价,才令通胀洪峰过去,高峰是1994年10月中国CPI全年升幅达24.1%。
随之而来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,东 南亚不少国家透过货币贬值去争取出口订单,令中国产品出口急跌;
由于人民币许升不许跌无法贬值,1998年中央提出出口退税17.5%方案去支援出口业 务,从此令中国走上‘出口大国’之路。
2002年中国加入WTO,到2009年中国以出口量计世界排名第一位。
出口赚回来的外汇卖给国家变成人民币,令人 民币供应大升,资金为寻找出路大量流入股市楼市。
2003年起中国面对资产价格升值潮;2005年7月中央宣布人民币升值,反令更多资金流入中国炒资产升 值。
2007年10月股市泡沫爆破,但内地楼价一直上升到今年4月。事实上,如今中国面对的通胀率,同1988年及1993年比较仍低很多。
1970年代的‘一孩政策’,令中国一向供应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到2005年起步入供应不足期。由农村流向非农业的劳动力下降,令中国低工资时代结 束,但服务业成本则不断上升,例如幼儿园收费由每月200元至300元升到1400元至1700元,上述未计校车费、兴趣班收费、书本费;每月买菜钱由 1500元涨到2500元,停车位由每月400元涨到600元。
虽然工资涨了,但支出涨幅更大,遑论楼价一下子涨了一倍以上。上述开支大部分皆不列入 CPI内,令内地CPI升幅表面看不大(约3%左右),但日常开支却大增。且说房租,广州天河区39方米(420方呎)月租由1800元升到2500元;
北京同类房子月租由2080元上升到2400元,升幅17%;环境好一点的如74方米(800多方呎)在广州月租由2600元上升到3300元;在北京由 3180元上升到3800元。涨幅更大的是商铺,一般升幅在50%或以上,不少商铺月租由25000元上升到37000元仍十分抢手。
香港在1982年至1997年亦曾面对上述情况,所不同者是香港转型期间遇上美元贬值及美元利率回落,令资产价格升值幅度十分大。反之,这次中国经济转型期美元贬值及美元利率回落期大致上已完成,未来内地股市及楼价升幅同1982年至1997年香港不可同日而语。
中央开仓压棉花涨价去年中国产棉区干旱令产量减少14.6%或六百四十万吨,美国农业部估计今年全球棉花消耗量上升3%,令存量进一步减少,导致服装业面对原材料涨价 潮。今年棉花已涨价60%,加上工资亦上升不少,但产品出厂价只升5.9%,令每件零售价上千人民币的衣服,工厂只能净赚20元;反之,品牌管理者、经销 商及铺位拥有者则大赚。再以化工厂为例,磷酸售价由3500元一吨升至5000元、环氧树脂由12000元升上20200元,但制成品售价每吨只涨价 300元到500元,令不少化工厂处于亏损期。制造业利润在迅速消失,品牌管理者获利率却在扩大,支持铺租大幅上升。
人力成本大升,令不少工厂打算外移到 越南或中国内陆地区,但这些地区却配套不足。有些工厂透过自动化将厂内工人数目由三千人减至千三人,这方面又需大量资金投入。制造业产能过剩令制成品出厂 价涨不起来,同时面对原料价格及工资大升。上周中国政府宣布开仓抛售棉花,压抑棉花价格上升。
中国工厂在激烈竞争下,效率不高的国营机构纷纷被淘汰出局,但能源、交通、金融、医疗、教育方面因市场仍未全面开放,造成国企垄断或半垄断局面,后 果是低效率机构仍大量存在。中国在这方面能否一如出口业,开放市场、加强竞争?例如香港自从取消银行公会利率协议后,银行之间互相竞争,令本港金融业效率 迅速提升。
中国自1978年宣布实施改革开放政策,最先是来港招商引资,渐渐扩及全球,这段日子是资金流入期。到2002年加入WTO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只有 27亿美元,2008年已达556亿美元。
今天已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约一万四千家,投资遍布全球上百个国家同地区。
第一类是国有企业,主要投资资源;
第二类 是民营与股份制国有企业,投资更多样化。当投资境外可获得更低成本及高利润时,自然形成资本外流。
中国渐渐进入跨国生产和全球生产网络阶段,以保证原材料 及半制成品供应和市场拓展。
中国企业走出去渐成趋势,但由于对投资东道国的文化、商业环境和法律制度不了解,这方面仍需香港及国际人才协助。换言之,中国 已由过去侧重吸收外资转向海外投资。
后工业期三大必备元素
后工业期(或称内需带动型经济)的出现,必须具备:
A. 人口素质提升。
日本及亚洲四小龙都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地区或国家,如没有教育投资,后工业期无法出现,例如拉丁美洲及不少东南亚国家。
B. 政府公信力。
典型例子如菲律宾,虽然人民教育水平不低,但政府缺乏公信力,形成受高深教育的菲律宾人离国谋生,同样情况亦在印尼、泰国等国家出现,令这些 国家经济至今仍未进入后工业社会。
C. 民族性问题。
有些国家人民十分知足,当基本生活条件解决后,他们便唱唱歌、跳跳舞,过快乐日子。有些民族如Anglo-Saxon(盎格鲁撒克逊族)野心 特别大,从大英帝国到今天美国,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,此性格可令这些国家经济保持增长。但大部分中国人皆拥有知足常乐性格,上述亦是中国过去五百年经济 停滞不前的部分理由。
有人认为,中国人经过百年苦难及文化大革命洗礼,已由‘羊’的性格变成‘狼’的性格,是可以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后工业社会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